2011「社區營造與農村再生」論壇
給下一輪社區永續發展的備忘錄
─社區營造 與農村再生論壇
一、主旨:
水保局農村再生政策崛起,與過往的社造工作間,形成競合關係,但就政策面而言,到底是競爭還是合作?兩者間的關係如何釐清?另外,從民間角度而言,又如何看待這兩件事,社區工作者的態度為何?這是此次論壇所關注的第一個焦點。
就農村再生與其培根計畫而言,在農村社區間蔚為風潮,並構成一套完整的操作架構,能否從理想性的角度加以關照,進而更清晰的分析其結構,提出更精確有效的建言?另外,就社造而言,今年度文建會在社造預算上的萎縮,反映出何種的政策思維?未來的社造工作,該以何種策略持續前進?具體建議為何?這是論壇所關注的第二個焦點。
1994年以來,社造工作經過了18個年頭,在草根之中,帶來了寧靜卻巨大的改變力量,如今面對政策的重大演變,有志之士理當共同來關心這個態勢,期待本論壇能重新凝聚社區工作者與官方的能量,以夥伴關係的精神,共同關心與思考接下來的社區發展路徑,並且進一步思索,這樣的路徑,能為台灣社會的永續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二、主辦單位:台灣社造聯盟 (47go.org.tw)
三:對象:(採邀請/報名制)
台灣社造聯盟成員、文建會、農委會、水保局與各分局、各縣市政府文化局、培根團隊、各縣市社造中心、社造團體、社區工作者、相關學者專家等。
四、日期/地點:
2011年7月7日(四) / 信義房屋─信義學堂(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00號B1)
五、議程
08:30-09:00 |
報到 |
09:00-09:20 |
開幕式 |
09:20-09:40 |
▓ 政策報告: 接下來怎麼做 社造政策的檢視與展望─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09:40-10:00 |
▓ 政策報告:想把社區帶往哪裡 農村再生的政策想像與操作策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
10:00-11:00 |
▓ 觀點發表:社造與農再的比較分析 主持人:郭瑞坤(台灣社造聯盟創會理事長、中山大學公 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發表人: ● 曾旭正(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 ● 陳育貞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 向家弘(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
11:00-12:00 |
▓ 講評: ▓ 主持人:陳其南(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前文建會主委、現任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教授) ▓ 講評人: ● 黃世輝(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教授) ● 謝志誠(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前九二一震災重建基 金會執行長) ● 盧思岳(台灣社造聯盟副理事長、國家文化總會副秘書長) ● 董建宏(國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所助理教授) |
午餐 |
|
13:00-15:30 |
▓ 圓桌論壇:挑戰與提問、政策建議與辯證 ▓ 主持人: ● 陳錦煌(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 林奠鴻(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 與談人:(依姓氏筆劃順序) ● 王志華(貓兒干文史協會執行秘書) ● 江大樹(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教授) ● 李俊德(天工水土保持技師事務所專案經理) ● 吳長錕(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理事長) ● 林怡岑(大嵙崁文教基金會董事) ● 周志龍(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 ● 孫華翔(國家文藝基金會研發組總監) ● 黃肇新(長榮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 黃瑞茂(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 梁大慶(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系助理教授) ● 許慧明(淡水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 黃士賓(台南市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 曾能崇(台灣社區培力學會理事) ● 楊志彬(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 ● 楊鈞弼(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總幹事) ● 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 鄧學謙(大擘水土保持技師事務所水土保持技師) ● 簡楊同(宜蘭二結王公廟董事長) ● 羅中峰(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助理教授)
|
15:30-16:00 |
休息時間
|
16:00-17:00 |
▓ 官方回應 ● 主持人:立法委員 田秋堇、林明溱 ● 與談人: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
▓ 民間聲音:綜合討論 ● 主持人:林奠鴻 |
六、報名表
請於6月25日前報名,歡迎利用線上報名表報名
姓 名
|
|
聯絡電話
|
|
職 稱
|
|
||
電子信箱
|
|
||
葷食 □ 素食 □
|
請於6月25日之前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