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不對,美食走味──南京東路圓環美食街啟示錄

作者: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有天經過南京西路的圓環小吃時,發現矗立著一座環形的玻璃帷幕建物,帷幕內環繞著旋轉向上的通道,很當代性的建築,但我不太確定是新建的停車場還是舊圓環小吃的改建,後來從報紙上才知道是改建,最近與幾位朋友經過時,剛好是午飯時間,終於有了「進去」的機會。

第一印象是來到了百貨公司地下室的美食街(事實上,改建後的圓環小吃就叫做圓環美食街),「美食街」是個令人玩味的說法,它意味著長廊式的陳列,也就是將小吃當成商品,用櫥窗化的概念加以擺設,而所有的櫥窗陳列都有一種共同的作用,就是拉開消費者與櫥窗內陳列物品的距離,使得物品從實用價值的意義轉化為「陳列氣氛」的意義,使得消費者購買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功能,而是購買某種品味、風格或是氛圍,簡單的說,就是消費某些符碼而非商品。
 
所以隨著建築物與陳列方式的改變,圓環小吃的小吃也經過兩層轉化,一是從食物(民生意義上的)變成商品(消費意義上的),再從商品變成氣氛(符號意義上的),所以圓環小吃已經徹底的脫胎換骨,美食街取代了原來的意義了。
 
 
這一取代帶來什麼樣的實質作用?首先,走在攤位的陳列廊道上,我們不再像以前一樣,直接從眼前的許多攤位與各色食物中做選擇,更多的選擇成份是依攤位上頭的文字(天婦羅、蚵仔煎、魯肉飯……)所賦予我們的既成印象(符號)來評判,選擇天婦羅也許是來自對基隆廟口或其他的印象,蚵仔煎的則也許是士林夜市或鹿港等,於是人(小吃攤老闆、幫手)的成份不見了,感官(口味、食材)的成份不見了,食物成為商品,食客成為消費者,最後成為一處面貌模糊的美食街。
 
另外,因為空間的限制,不論一個人或幾個朋友,我們再也不能在同一桌從不同攤位點不同食物來吃,攤位與攤位也因空間的切割變成陌生,來了就做生意,打烊了就回家,樓上樓下互不知道賣的是什麼,隔壁幾家是誰也都不清楚,原來是一個小吃的社群,現在只成一處做生意的場域。
 
很清楚的,這兒的主體是建築,是建築師關於建築的設計概念,硬體構築完成後再將「軟體元素」一一置放進去,完成此一區段更新的工程。可歎的是這些軟體元素卻是這些攤位中的人與他們親手做出來的食物,而更可悲的是原來人與人連結的社群關係,作為在地小吃的社會脈絡都被排除,除了建築是主體,其餘都是客體,都成為他者。
 
小吃不見,美食街出現,其中的脈絡斷裂與去主體化的問題,不只出現在此處,也出現在許許多多的城鄉之中,這不禁讓人發問:我們的建築美學是怎麼看待我們的庶民生活的?

為 台北圓環 哭泣的庶民 回應...

暫時不提 優或劣 的批評...這是人性 ! ~~ 只上餐館.不吃小吃攤的人.怎會知到小吃的滋味.?更別提內涵.!

一個從小家境優厚的設計師.不懂庶民之苦與樂.~是當然.!(相信他也很想提升庶民 吃的環境.只因不懂. ~這提升卻 殺了靈魂.毀了內涵!台北圓環改造.成了多少庶民的遺憾.!)好期盼~社造聯盟能提升到~決策著能聽的進去的階層.當能減少.前例的遺憾.....因為  M型頂 的領導著~只會創造..M型的社會.~這也是當然!   (或許當初.台北圓環的設計圖.可能也如~選舉時的~戲劇&美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