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論述

在地化的雙面性──反動與基進

這些年來,儘管大家對於社造的觀點與策略不見得完全一樣,但都不約而同的指出「在地化」的重要性,而「在地化」意味著一種「中心化」的存在,所以在地化其實與去中心化息息相關,或者可以進一步指出,在地化是以去中心化作為前提的。   中心的座標──現代化與國家   中心當然不是指地理位置的中心(否則南投才是中心,台北、高雄都該是邊陲),而是某種主流意識與主流經濟,這主流被建構的過程即是中心的形成過程。台灣從日據時代開始的現代化,到了戰後加上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構築了一個現代化國家的進程,而現代化與國家這雙重要素,如同基因的雙螺旋,形成了中心的雙重結構。  
more...
瀏覽次數:7,107
回應:0

公民社會的實踐路徑─社造及社運

一、社造即社運─從街頭抗爭到日常生活的轉向     社會運動就是改造社會的運動,運動,意味著行動與動態的過程,它有各種操作策略與方式,社造也是一種從社區到社會的改造方式,所以社造當然也是社運的一種。    不論出於何種的社會想像,即使官方也如此定義社造:     「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新社會培力運動,也是一個社會改造運動。…其真正意涵,是運用各種方法與手段,將居住在一個小地域(社區)內的居民凝聚共識,透過大家的參與,共同規劃社區的願景,面對社區的問題,也就是希望恢復並提升社區中已經逐漸喪失的居民自主能力。」(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    「台灣社造聯盟」也於2008發表了「社造宣言」,開宗明義便說「社造,是從社區營造到社會改造」(台灣社造聯盟,2008),於是,在各種關於社造的想像諸如:地方賦權、文明進程、地方/文化認同、草根民主、市民社會、社會運動等的想像之餘,社造作為一個社會改造運動是可以被共同期待的,這也意味著社造同樣被期待成為一個具有改革性的社會運動。     長期研究社會運動與社區營造的李丁讚以1988年發生的「520農民運動」為例指出:
more...
瀏覽次數:4,239
回應:0

社造永續‧公民接力 ──社造二十年的回顧與展望-民間觀點

就從質疑、批判開始吧!   自民間觀點對社造二十年進行回顧與展望,就從現況的質疑與批判開始吧! 自從文化部的前身(行政院文建會)於1994年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之後,在政府的政策導向和資源挹注下,「社區營造」作為一項以公民社會為願景的社會工程,或一場被視為寧靜革命的社會運動,迄今已整整持續了二十年。二十年,不管是一項政府政策或一場社會運動,時間不可謂不長,遭到質疑、批判在所難免,甚至十年前就出現了。 針對社區營造有二種主要的批評,最常見的第一種是「社造業務化」或「社造行政化」的缺弊,讓政府部門與社區團體都失去反思與批判的能力,只剩下週而復始的申請補助、執行計畫與核銷結案;進而造成社區太依賴政府資源,喪失社造最原初的價值與熱情。2005年行政院推出年度預算超過一百億元的「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時,就出現這種質疑聲音;迄近年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開始執行十年一千五百億元的「農村再生計畫」後,更是批判聲浪四起,甚至來自同為政府部門、社造預算遠遠不如的文化行政系統的冷嘲熱諷。
more...
瀏覽次數:4,091
回應:0

社區培力,培什麼力?──作為一個公民主體的能力

一、社區主體性的進化過程   1、社區不再是國家的附庸──國家社會共同體的提出   90年代之前,國家力量強勢控制社會,社區的基層組織如農漁會等,都是國家控制思維下的產物, 將民間社會科層化以便控制。即便60年代開始推動的「社區發展」乃至後來大量成立的社區發 展協會,也有這一思維的背景。 93年文建會主委申學庸提出以文化發展策略來重建社區工作,這時社區的主體性格才開始被提及,但是仍然強調「國家社會共同體」的概念,也就是說民間社會與國家機器的分際仍然模糊。後來民間學者強力批判文建會試圖透過社造的資源分配重新主導社區議題,建構一個新國家認同(甚至是台獨的滲透),與這種模糊當然相關。   不過共同體的概念已經將社會拉到與國家並置的程度,跟過去相比當然進步很多,問題在於這個轉化是怎麼來的?
more...
瀏覽次數:14,193
回應:0

現代化下的農會與鄉村社會──結構的轉型與組織整合

工業生產方式的革新帶來了現代化的進程,而通訊、交通、媒體科技的突飛猛進,進一步標誌了全球化的到來,無論使用後現代化或全球化來形容,擺在眼前的情況是,台灣的農會與鄉村社會都面臨了新的挑戰。
more...
瀏覽次數:5,427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