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 (4)

作者: 
摘錄自文建會《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

(四)地方政府與社區總體營造

 
社區營造的主要對象雖然是規模和層級較小的社區,例如村莊、部落、住宅區或街區,但是有些工作仍必需統籌在個別的縣市層級中,像資訊的搜集和提供、理念的宣導、人才的培育、專家的派遣、資源中心的設立、社區與社區之間的交流整合,在在都需要公部門,尤其是縣市層級政府的支援。因此,文建會把地方的操作機制幾乎完全交給地方文化中心來執行。
 
八十三年文建會推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初期除了辦理理念宣導及人才培育外,並在不同地區、依照不同的屬性,選擇了數個試點進行社區總體營造的實驗計畫,並由地方文化中心協助督導鄉鎮公所執行。除個別的社區之外,文建會在八十五年度委託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及宜蘭縣政府比照文建會模式辦理該縣市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並在八十六年度將此模式推展至其他各縣市。這種由縣市行政機關進行主導,於地方縣市進行理念宣導、人才培育、試點營造等等工作,稱之為「以縣市層級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此計畫經由文化中心和教育局等相關單位協助,激發社區民眾自主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各項議題,促使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普遍化。
 
幾年下來,在地方政府、社區組織及專家學者的協力推動下,理念宣導及人才培育方面奠定了厚實發展的基礎,許多社區民眾自發性的營造工作亦陸續展開。這個部分,將以新竹市與花蓮縣的經驗案例及地方文藝季的活動,來觀照現階段由地方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狀況與成效。
 

新竹市的都市住宅社區

 
新竹市文化中心在洪惠冠主任的積極投入下,自八十四年三月開始在新竹市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同年六月辦理三場社區文化(分區)座談會,進行初步的理念宣導工作。八月時籌備會討論推動方式及辦法,而後逐步修訂實施策略。八十五年展開社區營造理念宣導研習及社區藝文人才培育研習營,進一步邀集在地專家學者參與討論並負責部分工作項目的規劃執行,逐步形成推動核心。同時選定湳雅舊社、虎林、國家大第等三個社區為試點。此外也進行「竹塹地區文化資源的調查研究」,作為社區資源中心的先期實驗計畫。
 
八十六年度增加金山面、大湖社區等兩個新試點,八十七年度增加北門大街、古賢社區等兩個新試點。針對非試點社區也給予獎助,配合「工作坊」方式辦理研習,進行「社區白皮書調查出版計畫」,並開始推動資源中心之運作。八十八年度增加新試點之外並籌辦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社區百寶箱活動。
 
從這些年度工作重點可看出,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方面,非常積極試點的社區逐步擴散。在作法上也借重了民間團體活力,組成社區工作團隊,進駐進行社區營造工作的規劃與輔導。許多在地性的文史工作室與社區組織都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新竹市文化協會、種籽文化工作室、蒲公英工作室、中華大學建築系等。而社區本身也開始改變以往沈默的面貌,開始發聲。下面就根據《新竹市社區總體營造實施計畫》的研究報告,針對幾個新竹市社區營造的案例加以介紹。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自民國八十六年八月起,以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先行將實質的活化行動帶進北門大街,社區居民對北門大街再造的共識已初步凝聚,同時社區的組織動員也因「竹塹北門大街文化促進會」的成立而展現出初步的成果。
 
八十七年二月,北門大街舉辦第一屆竹塹燈會----新賞燈主義,獲得新竹市民極大迴響。八十八年三月,大街文化促進會更乘勝追擊,自動自發參與第二屆竹塹燈會。北門大街獲文建會遴選為「美化地方傳統文化空間」計畫實施點,在原有的社區總體營造基礎下展開街道美化的規劃工作。經過六個多月的討論過程,具體規劃結果於四月底定案。北門大街美化的夢想將逐一實現,為這條新竹的第一大街帶來新的生命與希望。
 
離北門大街不遠的仁德街上,也有另一群人在為著他們這一條街投入心血。仁德街位於新民里,是台灣光復後新興的街道,擁有許多歷史的記憶。新竹最早的「新竹寫真館」,已故著名書畫家陳心授四十餘幅現存國畫作品,日據時代叱吒一時的新世界戲院與新舞台戲院,以及棺材店、青草店、童裝街、紙糊厝等古行業,都是仁德居民引以傲的「社區之寶」。
 
自從八十七年度成為社區總體營造示範點後,仁德街就期盼建構成一個具有人文內涵的社區。社區組成「仁德街造街委員會」,經由民眾討論規劃出圖書館、兒童文教中心、老人休閒中心、「無障礙空間景觀」、電纜地下化、舖面彩繪化、路燈藝術化、立面特色化、環境自然綠美化等等營造項目,並準備打通仁德街至城隍廟路口,開發新竹幼稚園現址成為文化、景觀與商業並重之家園。
 
舊社是一個位於頭前溪畔的小社區,人口快速成長、住宅擁擠、交通混亂。文化中心與種籽文化工作室八十四年起在此開始一連串的社區總體營造。起初先從「找出社區特有的味道,找到適合居民參與的議題」下手,進行了地方文史的調查工作,試圖從歷史中發現舊社的當年驚奇,挖掘社區過去歷史光輝,激發居民對社區的喜愛和榮譽感,進而促成社區意識的滋長。接下來即思考如何深化社區意識,擴大參與對象和持續影響力的問題。
 
經過一連串摸索和錯誤實驗,社區工作者整理出舊社最大的幾個問題,包括社區公共環境太差、人口過於密集、交通過於阻塞、沒有公園綠地、沒有孩子讀書的地方、未來東西向快速道路將帶來噪音與空氣污染問題等等。各種環境相關的問題浮現在社區工作者的腦海中,開始朝這個方向邁進,尋求較好的操作方式,包括跳蚤市場、社區花選拔、環保健行、獻寶大會、舊社文藝季等等。透過這些活動誘發居民參與,進一步把社區環境的議題帶進來,有技巧的讓居民知道「社區是你自己的,你可以決定社區的環境要怎樣!」
 
為了讓社區居民能充分瞭解社區公共環境改善的急迫性,開發社區媒體也是重要工作。經過大家討論,在經費和人力的限制下,便開始進行社區報紙的編輯發行。居民認同的社區刊物,最重要的就是要參與,因此大家就一起來想社區報的名字,然後再找社區的孩子來為刊頭題字,還找媽媽歌唱班和發展協會理事為社區報題祝福語。總之,就是運用各種方法擴大居民參與層面。此外,這份社區報也使用大量圖片、人物介紹方式和活潑的寫法,讓它充滿可看性。一出刊時,居民反應熱烈,電話詢問及索取刊物者相當多。一群舊社年輕人更開始加入編輯行列,可說是以社區報紙為社區動員的模式立下了一個好的操作經驗。
 
為了延續社區工作,留下人才,培訓工作也是相當重要。社區營造工作小組為此辦理了一系列課程,讓社區義工除了付出之外還能學習工作技巧,成為社區「終身學習」的一環。透過「改善社區環境」的大議題,配合社區報穩定的發刊,社區培訓班的發展,提供了舊社社區發展的永續基礎。外來的社區工作小組和文化中心不可能永遠待在社區裡,社區營造過程中所建立的工作機制就是要期待居民學習自動關心社區公共事務習慣,將一時之間無法解決的社區環境問題,變成是舊社人持續面對、學習解決和持續營造的動力來源。
 

花蓮縣的自然資源和族群文化營造

 
在花蓮,由一群知識份子和專業人士所組成的「新象社區交流協會」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
 
他們把第一階段定位為理念宣導準備期,由文化中心與新象社區交流協會成立社區宣導服務工作組,以電話專線、巡迴縣內山線海線社區、觀摩互訪的方式,培訓全縣社區營造種籽成員。此外,選擇了十個社區進行深度的個案輔導。
 
八十六年度第一階段中,公開徵選出來的十個社區成為培植重點。工作推動過程中,工作人員與社區投入非常深,由於經費及人力資源不足,無法為每一個社區安排輔導規劃單位,透過研習營來輔導社區辦理活動,讓社區提出初步的活動企劃案。之後分區辦理社區輔導與輔助座談會,讓諮詢委員對社區所提活動企劃案提出建議,使社區活動能導向社區營造的精神,同時活動品質也能得到控制。文化中心再針對社區修正後的活動企劃給予補助。八十七年度第二階段,再評估自發性最高的幾個重點社區,全力輔導成為總體營造示範社區。
 
原住民社區的營造
 
光復鄉地處花東縱谷中段,地勢平坦、土質肥沃且水源充沛,在漢人未進入開墾前,即有馬太鞍與太巴塱兩大阿美族部落在此孕育。目前太巴塱約400戶,3000多人,馬太鞍約1200戶,4000多人。兩大部落也是花蓮縣阿美族社會制度、傳統文化與歷史典故保存最完整,且具民族特色的地方。
 
兩個部落居民都意識到了自己文化消失的危機。馬太鞍社區發展協會在八十五年發起成立邦查文史工作室,以營造屬於部落特色的生活環境為目標,同時也希望改善族人生活品質,並藉以吸引觀光客,達到傳承與發揚文化的目的。而太巴塱則有一群原住民部落青年,決定留在自己的家鄉,組成了太巴塱青年讀書會,和族人共同思索部落的未來。他們運用東華大學、花蓮師院、慈濟花蓮文化中心、鄉公所圖書館等外力諮詢資源,舉辦講座研習和才藝班,如木雕、編織、彩陶、版畫等技藝,促使這些技藝文化可以走向產業化。訓練文史工作人員從事田野調查、整理文史資料、操作攝影機採集保存文化資產,舉辦母語訓練、翻譯文章、母語寫作,成立社團研究傳統舞蹈歌謠發揚優良文化,出版社區報,報導社區動態。
 
太巴塱的青年會中有人想藉由文學創作傳承文化,有人則已經開始採集部落的傳說和歷史,成立了木雕工作室。太巴塱國小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以木雕記錄了生活和部落傳說。年輕人的熱忱和活力也感染其他人,一股新興的力量在族中開始動了起來。同樣的在馬太鞍,經過族人的努力,他們記錄、翻譯老頭目口述的神話,採集歌謠,學習領唱、編織和木雕。如今美麗的神話傳說、傳統的技藝與歌舞,逐漸回到居民的生活中,木雕班和活動都獲得熱烈迴響,並在全國原住民木雕比賽獲獎。阿美族人的生態環保觀念也融入社區營造過程中,使得消失在這個地區的動植物能逐漸復甦,充分顯現阿美族人重建故鄉的決心。
 
豐濱鄉港口部落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案例。因著豐富的歷史背景,部落族人對文化及歷史的存續始終抱持著較他人更多的期待。人們開始了解古老的文化如果自己不關心,總會被強勢的文化所淹沒。有感於時代的快速變化與自我文化保存的迫切性,部落的耆老們成為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主要力量。
 
民國八十四年開始,社區內部開始進行生活文化的發掘與傳承,意在喚起部落對其自身文化的省思。部落族人的熱心協助,充分表現族人對此項工作的重視。誠然,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的工作目標並不在回溯過往阿美族先民的生活方式,而是希望經由全體族人的動員學習,凝聚港口阿美族人對地方的認同與投入,重建具體而有特色的當代部落生活文化。然而,立意雖美,本案在推動之初卻受到地方政治力的介入,使部落原有機制受到權力消長的影響,工作屢生阻礙。規劃團隊針對這種狀況,不斷調整工作方式,經常與部落耆老接觸,以溝通觀念。第二年開始透過部落傳統機制的運作與行政系統互相搭配,部落長老、頭目及村、鄰長、鄉民代表等均開始參與。透過部落的領袖會議,進行工作及經費分配,使部落有更多機會瞭解部落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內容,升高參與意願。
 
這個案例也使專業工作者了解到部落再造工作的推動,得靠部落中原有機制來運作,才可以一方面突破過去「政策指示」或「行政賄賂」的窠臼,另一方面則凝聚部落共識,使部落青年人產生「歸屬感」,主動投入並參與部落重建工作。
 
社區學校營造
 
置身於花東縱谷的富源國中,學生分佈在三個鄉(瑞穗鄉、光復鄉、萬大鄉)、六個村(大富、大豐、富源、富興、富民、馬遠),族群則有外省、閩、客、阿美、布農等。社區居民以務農為主,農閒時期,則到城市打工。往常的學校家長會組織,多半只出錢,不做事,原本作為家庭、學校師生橋樑的角色,多被忽略了。
 
剛好新上任校長深具教育革新的理念,結合了社區營造的原理,作為學區總體營造的原動力,以學校為基地,凝聚了熱心家長、學生與老師,讓學校、家庭與社區之間有更緊密的聯繫。社區內有一處森林,居民稱之為「蝴蝶谷」,早年盛產各類彩蝶,頗受標本採集家喜愛。由地方的自然資源出發,富源國中創辦了蝴蝶谷學區報。為了讓學生和區民更了解自己村落的歷史,開始成立六村村誌編撰小組,且為了更具外延性,並期待獲得更多有形、無形的資源,國中校友會也成立了,地方上人際關係更為活絡。
 
花蓮縣的天然資源雖豐富,但是相對於其他西部縣市,物資與人力資源的不足,常使當地的學校教育、社會福利、醫療保健等設施落後,尤其在僻遠、貧乏的地區,這類問題更為嚴重。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激發與學習,社區民眾可以學習一種更有效管理地方資源,更緊密互助合作的生活關係。這樣,部落就不會只是單純等待政府與外界金錢的挹注,而能發揮自立自信的力量,投入自己部落的重建。只有這樣,族群文化與生態環境的永續才有可能。
 
玉里鎮安通社區是另一個以學校為中心的社區營造案例。安通里鄰近的玉山山脈、花東縱谷和秀姑巒溪,還有安通溫泉,景致優美,資源豐富。但社會資源一直相當匱乏。目前運輸的工作仍倚賴大量人力。區內無乾淨的自然水可飲用。唯一的文教中心,樂合國小安通分校,卻也因學生人數太少而被廢校。整個村子人口嚴重外流。社區工作者藉著「安通國小舊址再利用」的美化案計畫作為切入點,以安通分校舊址作為空間營造的地點,改善傳統設施,讓國小操場適合居民舉辦豐年祭等大型活動,以重塑地方的回歸感與自信心,連結安通的各部落。安通國小舊址再利用計畫,也使得居民開始懂得尋找行政資源來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對於建設家鄉的工作也更有信心。
 

全國文藝季的地方社區舞台

 
除了由縣市文化中心在其業務範圍內直接推動「社區營造」工作之外,自民國八十三年起也在全國各地舉行「全國文藝季活動」。一些具有長遠意義的看法和做法在這一時期逐漸成形。文藝季改以各縣市文化中心為主體,根據各地特殊人文社會狀況,運用地方資源,做系統化地整合與長期性地規劃,分年分階段發掘地方資源,結合地方人才,藉由地方上每年度不同的主題、項目或舉辦地點,完整而細緻地呈現不同的地方藝文特色。許多地方居民的社區意識也在這些外部的刺激下發酵。
 
台灣的文化發展在時空的轉變中,已由中央強力主導的藝文資源和活動分配,逐漸深化擴散到地方基層。藉由綜合性藝文活動的舉辦,居民和族群在集體、熱鬧的活動中,尋得自我文化的了解和認同、自我生存的價值與意義、集體意識的激發和凝聚。同時也是在一種自由、輕鬆的情境下,凝聚族群與居民的共同生命意識,把獨立的自我和社會、族群、產業、民俗等聯繫了起來,對藝文活動的理念、地方藝文資源的發掘和整合,以及各文化中心體質的強化皆有正面的功效。
 
第一年從八十二年十二月至八十三年四月在全國各地全面展開的文藝季,各地活動內容除全國文化中心博覽會和四場大型研討會之外,共分為原住民、客家、寺廟、金馬、懷古、鄉情、藝術等七大系列,總共有三百多項活動。活動的內容也不僅限於音樂、舞蹈、戲劇等表演藝術,也觸及文史、文物、民俗工藝、古蹟、影像、藝術研討會、祭儀等項目,而活動的範圍更廣及台澎金馬等二十五縣市,這也是文藝季的活動第一次伸展遠及外島等地。活動範圍從台北一直到窮鄉僻壤的離島小村莊。參與的對象包括了地方寺廟、文史工作室、文教基金會、有關學術與族群的團體等。
 
這樣一個文藝季轉型,文化行政體系得到重新定位、組構的契機。
 
「地方才是國家發展的力量所在;中央的政策要呼應全國各地方的需求。整個國家的文化政策走向,應該決定於基層需求,由下而上,由地方到中央來形塑。地方強壯站立起來,整個社會發展才會正常化」。「全國文藝季」在這種地方行政文化化、地方文化自治化的觀念下,結合社區總體營造由下而上,成為每一個地方根據各地特殊的人文社會條件,運用地方資源,展現系統化能力的新舞台。
 
由地方文化中心自行策劃、決定活動內容的企劃「全國文藝季」主題可以是地方的人、文、地、產或景的資源。在文藝季的舞台上,即使活動落幕之後,社區意識與社區營造工作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全國文藝季」的工作方式成為地方發掘、建立藝文資源和基礎的一種策略。以嘉義縣的全國文藝季為例,八十三年「親近新港」以關懷和發展新港小鎮的藝文和生活為內容;八十四年「梅山汗路」以追溯先人的生活和辛勞出發,凝聚地方意識,再創地方藝文產業的生機;八十五年是以號召青年回鄉營造故鄉為主題「船仔頭的呼喚」。這三個地點都或多或少藉由了當時文藝季辦理的資源和工作累積自己社區營造工作的基礎,一些在地人士所組成的基金會與文史工作室仍在文藝季風光的場面之後堅持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為理想而耕耘,這就是社區營造最起始也所以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不過,全國文藝季後來也因為主事者的更迭,原先設定的架構與功能,包括執行上的嚴謹度都大受影響,地方在承辦過程中也難以維持向來的水準,全國文藝季的模式和名稱終於在四年之後的八十六年告一段落,為更鬆散的地方文化節和台灣省文化處的文藝節所取代,令人回想到全國文藝季開始之前由省教育廳推行的春秋文藝季。由此可見,社區總體營造運動雖然是鼓勵由下而上的自主營造,但是在台灣的特殊條件下,沒有積極的政策與行政支援,這一項台灣再造的工作顯然也有其局限性。
 

行政資源的整合

 
從以上所提的新竹市、花蓮縣與文藝季的案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社區總體營造使縣市文化中心與地方社區產生前所未有的密切連結,民眾的期待增高,工作的挑戰升高,縣市文化中心受到前所未有的矚目。就在民間社區與政府機關的合作下,地方的文化生命、社區生活的內涵,一點一滴、一尺一寸的滋長茁壯。或許社區總體營造的方法會帶來許多工作上的額外負擔,但長期來看,卻會為工作帶來更好的成果,更多的意義。
 
然而社區總體營造並非文化行政部門或特定部門的專屬業務,更不是縣市文化中心推廣組的專屬業務。比如社區公共空間的綠化計畫,就與建設、工務、環保、交通、文化、水利等行政部門息息相關,需經各相關單位相互協調,共同規劃執行,否則將因欠缺整體性的考量,造成行政程序的繁複費時,經費短絀浮濫,甚或因單位間立場對立而窒礙難行。
 
而社區在從事總體營造工作時,也常需從不同的部門尋找資源,交錯運用這些計畫來支持社區活動的推展,例如大溪老街的保存與活化工作,需要文建會、經濟部和地方政府搭配運作。行政部門的整合,是縣市政府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時,必然會面對的課題。因此行政部門的整合也成了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一項自我要求。各行政部門應提供自己的計畫預算項目,以社區作為行政對象,建立一套資源分配的機制,社區再依其所需,自行選擇整合運用行政部門的支援體系。換言之,在行政操作上,社區才是行政部門整合的發動者,行政部門僅是被整合的對象。
 
自縣市文化中心承接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相關業務後,歷經幾年來的推展,已累積相當程度的執行經驗。這些經驗的整理,可以提供其他部門於進行相關計畫的作業參考,包括編列經費、前期活動、相關計畫配合運作模式和計畫資源整合。
 
不論是作為一種思考模式,或是政府政策,「社區營造」在台灣一開始就是由公部門運用各種資源所推動出來的,尤其是因為文建會和文化中心因緣際會,在這項台灣改造運動的歷史階段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各種問題乃成為各地文化中心主任、組長和基層行政人員必須去面對的課題。文化中心的基層行政人員能夠充分瞭解這項工作的特質,適時地建立各種機制,讓前述的問題可以一一被解決,那麼透過社區營造理念要去改造台灣的理想,必然可以提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