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 (5)
五、觀念與政策的深化和擴散
社區總體營造運動自文建會推動以來,結合了各種課題的專業人才、文化行政公部門的人員及社區民眾,一起面對生活環境中的挑戰,也吸引了學校老師、學生、社區裡的主婦媽媽、私人部門的企業廠商、象牙塔中的知識份子、文化工作者、藝術家等等。他們漸漸走進社區,每一個人都可能在這樣一個高度包容、創造與整合性的營造過程中找到參與的著力點,為家園環境構築自己的願景。政策的開放性也適時地呼應了當代台灣社會對政府再造的渴望。因此,這項政策推動不到五年,即得到各界普遍的正面積極的響應,即使是在野黨,也對此政策給予高度讚揚與支持。
在此之前,台灣各地已有不少在地的工作者,長期投入地方文史、環境、空間和社區的重建和改造工作。不同層級的行政部門也因應客觀環境的轉變,包括鄉村產業的沒落、住宅社區環境的惡化,以及社會福利制度的需求等等,各自獨立地推動地方社區的相關政策。然而,當大家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之際,也逐漸面臨一些困境和瓶頸,一方面有關地方社區在台灣政經社會新架構下的定位與性質,似乎理有未明;有關地方社區重建的實務工作中,不同專業和部門的整合形態與機制,並未完全釐清。建立在既有的這些基礎上,「社區總體營造」試圖從文化重建的角度切入,帶動地方社區的總體改造與發展,這個思想的提出,可以說再度給予地方工作者一種新的思想視野與行動能源,一個台灣社會所獨有的社區發展模式(徐震 1997)。
基於對台灣社會現狀的考察,以及對未來台灣遠景的期待,社區營造思想的產生有其時代和政治的背景。一個更具有操作可能性的社區與文化重建的思考模式,藉著行政和政策的搭配,成為一套有關社會再造的本土設計,結合了知識份子的專業與鄉土情懷,開始啟動地方基層的潛在熱情與能量,一盞盞綻放著活力與個性的社區火花逐漸在這塊大地燃起。「社區總體營造」終於從一個拗口而艱深的術語和概念,成為地方居民和專業工作者琅琅上口的共同話題。它成功地從政府的政策轉化為民間自主的社會運動,各地默默耕耘的訊息不斷散發播放出來,讓從事社區營造的志士也在這相濡以沫的交融中,反芻與消化,試圖為台灣社會文化的徹底改造分別尋找在地的角色與使命(陳其南 1997h)。
社區總體營造的社會改造需要長期的投資與付出,在一些小小的公共議題或運動中呈現人民的成熟智慧,為社會文化的發展奠下良性基礎。近幾年中,因為社區營造的機緣,讓許多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人士因為議題涉入,成為志同道合的夥伴,也因為這些人的熱情,在不同角落的付出,使得社區營造這種原具有強烈在地性的工作蔚成全國性的運動,民間社會的其他部門也開始涉入,為這個觀念與政策的深化和擴散再推進一步。
(一)企業的參與
原本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財團,因為社區總體營造觀念的影響,也開始對社區事務產生關懷和用心,體認到對社會回饋的新趨勢。企業的管理、公關、創意人才,具有組織、溝通、創造的能力和豐富的經驗,是社區營造初始最不可或缺的酵素,也是社區起動的催化劑。而社區與企業的結合,不純然只有社區受益,因為二者之間有地域的連帶關係,如果企業所在的社區環境品質惡劣、鄰里關係疏離,必然會對企業及其員工有所影響;同樣地,有些社區因企業製造污染,常導致對立衝突的緊張局面,甚至影響企業的營運。和諧之道,是讓企業明白他也是社區的一份子,為社區營造扮演應該扮演的角色。
例如在全台灣有超過二千家門市部的 7-ELEVEN便利商店,自民國八十四年起隨著文建會社區營造在全台灣所激起的迴響,也加入了家園重建的行列,主動贊助有關「延續地方文化」和「改善社區生活」兩大主題之企劃案。在這些計畫中,社區自己可以提企劃書,通過審查給予經費補助,並透過他們的行銷網提供活動宣傳,四年下來已贊助了30個社區及地方。台中豐隆社區即藉著這個計畫興建公園,同時凝聚了鄰里情感。台北市的溫州街社區則建立了自然生態步道,社區花和社區樹讓社區人得以進一步認識每天生活周遭出現的一草一木,交織成獨特的社區文化。臨溪社區舉辦淨溪活動,讓乾淨的外雙溪重現。布農族的青少年重拾布農文化及母語之美。楊梅人也從這個協助中留住了百年老樹,重溫生活回憶。像這樣企業透過一些點狀的資源挹注,增加了許多令人感動的好所在,重新建構了現代社會鄰里原本疏離冷漠的關係,也讓逐漸消失的傳統雜貨店的人情味再次浮現。
其他企業贊助投入社區總體營造行列的還有美國銀行、裕隆汽車公司、金車飲料等等。與苖栗縣有強烈在地關係的裕隆汽車公司,從八十三年便開始辦理裕隆藝文季。兩年下來,裕隆公司覺得邀請外來的藝文團隊表演對公司、對地方都無法有所累積,在聯合工專王本壯老師與苗栗縣立文化中心的邀約下,裕隆公司開始參與苗栗縣全國文藝季及社區總體營造的活動,裕隆公司不只將公司對地方的參與訂為政策,鼓勵員工社團參與地方的藝文展演活動,協助苗栗木雕產業發展成為苗栗縣社區總體營造重要的推動助力。代理三菱汽車的順益企業一直贊助原住民研究,提撥經費贊助相關研究計畫、成立「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鼓勵與推廣原住民藝術創作,八十三年還舉辦「全省原住民木雕創作比賽」,八十四年舉辦「卑南巡禮─由獵祭出發及鄒族的生活世界」特展。誠品書店也舉辦類似「天母欒樹節」的活動,與所在社區產生關係與互動。
在企業的贊助中,與社區環境空間生活關係最密切的建築業界有特別的角色。當建商在規劃一個新住宅案的硬體建設時,以社區總體營造的觀點來說,舊社區的更新及新社區的輔導,二者可說同樣的重要。而舊社區由於牽涉到許多現實活動空間資源的限制,推動起來其成果需更久的時間。目前台灣建商每年有近千億的推案量,且「大街廓」的社區開發又是現今建築的主流,未來新社區的輔導可以說是帶動社區文化再造,也是帶動商機的重要策略。為了增加產品的吸引力,一些建築公司會在公共設施中規劃許多生活機能,提供適合社區文化發展的良好基礎。
建築業站在建築開發的角色與立場,倘若在新社區的規劃形成之初,多一些對環境的關照及對使用者的考量,將社區總體營造所必須的條件適度的引入,再加上社區活動的舉辦,社區居民的共同意識便較易來凝聚。培養居民社區共同體的觀念,協助居民共同規劃未來的生活願景,協助社區經營操作的技術等。這樣一個被植入社區意識與生命力養份的社區,當能開發出屬於社區自己的風格。而當許多新社區由於社區共同意識的形成,進而帶來了社區生活品質改善,甚至是房價上揚等附加價值時,便會逐漸影響周遭老社區居民觀念的改變,對於社區總體營造的接受度也會加強。屆時要進行都市更新方能順勢而為,都市美好生活的願景才不會永遠只是夢想。
民國八十五年,桃園地區的泛太建設便開始以「龍潭四季豆社區」進行這樣的嘗試。未完工前,公司就已將住戶聚集起來參與社區規劃,協助成立社區籌備會。八十六年成立財團法人「依托邦文化及社區發展文教基金會」,以泛太開發個案為初期經營對象。八十七年,基金會甚至在大溪頭寮成立「大道藝術館」,以在地方植入一個文化產業當作另一種「社區總體營造」的切入方式。此一作法,不僅藉著藝術館推動全民美育,更為建築開發業參與地方文化開啟一種新的模式與經驗。
據這個社區營造開發的執行人觀察,經過這樣的投入與努力,所沈澱的一些經驗與成果,不僅反映在四季豆社區住戶的生活與表情,相對更奠定公司未來持續經營之信心。這個新方向一方面呼應了「社區總體營造」之基本精神,一方面則是跨越目前舊社區更新的模式,由新社區形成的源頭切入著手,期許透過如此雙向的同時進行,為改善台灣的環境、社區生活和品質帶來加乘之效益。(唐麗淑 1999)
台南市的「鄉城建設」亦在鄉城文教基金會的協助下,試圖在有限的空間創造出符合人性使用的居住模式。社區機能的設計,無一不是跟隨著對「家庭」與「生活」的思考而來。在社區的空間中放入了許多基礎設施,讓居民可以透過這些設施豐富社區活動,讓社區的生活文化逐漸活潑的開展起來。他們驕傲地把這種由家庭生活需求入手,硬體規劃為輔,而以基金會作為活動觸媒的社區經營方式,稱之為「鄉城式的社區總體營造」。另由鄉城企業出資出版發行的定期月刊「鄉城文化生活雜誌」,內容為報導全台灣鄉土文化的重要人文刊物,透過精采的文字和圖片,呈現美麗的鄉土、家園與藝文題材,是台灣企業界少見的人文關懷視野與魄力。
這幾年來在文建會的大力倡導之下,許多民間企業紛紛從不同的領域熱情地響應,投入「社區總體營造」這波風潮,鼓動了台灣許多社區自省自覺的更新運動。充分代表一種新的「企業公民」觀念之形成。
(二)媒體的關注
傳播界對於社區議題的關心,也伴隨著社區總體營造在各地的開展,紛紛給予正面的評價,從相關有線電視節目的製播,文字印刷的出版品如報紙雜誌,空中廣播節目到電子網路上的熱烈討論。這些傳播媒體都適時地把社區營造運動的觀念與訊息帶給各地的閱聽人,使民眾可以透過這些他山之石的報導,即時掌握到相關資訊與動態,更進一步互相仿效、學習、交流與支援。
一般地方性的有線電視大多有製作與播放地方性的新聞與節目,像是「社區活動實況轉播」、「社區活動看版」、「社區論壇」等,或播放社區自製的節目,一方面讓有線電視業者能夠回饋社區,一方面則透過民間有線電視強而有力的傳播方式,將社區資訊有效且便捷地傳遞出去。
將社區營造經驗彙整成書出版,如遠流公司出版的新家園行動系列:《老鎮新生》(新港的新故鄉運動)、《故鄉魅力俱樂部》(西村幸夫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社區動力遊戲》(工作坊使社區活起來)、《造坊有理─社區設計的夢想與實驗》。文建會自民國八十四年起出版一系列《社區總體營造的一步一腳印》,透過雲林大廍社區、高雄縣橋頭、嘉義橋仔頭、台北市福林社區等十七個社區營造的案例描述,讓更多的讀者了解社區總體營造,對觀念的擴散有推波助瀾的效果,也帶動了傳媒對於社區運動的認同與支持。
發行量廣大的全國性報紙亦不吝惜對於社區總體營造相關事件的報導,這對於社區營造工作的士氣乃至於整個台灣社會風氣的提昇,都有積極正面的效果。如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等都陸續推出「寶島」和「鄉情」等版面,報導台灣各地從都會到鄉村令人感動的社區故事,呈現一群無名英雄散佈在全台灣各角落中所推動的家園工作。中國時報北台灣地方版,在最近更持續報導了發生在北台灣六個縣市的各鄉鎮社區所進行的家園重建社區營造工作。
透過媒體的傳播,讓我們知道這塊土地上有那麼多熱心參與的社群,雖然他們認為自己也不過是平凡地在自己的家園上,為該做的事盡一份心力,但相信對於廣大的讀者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鼓勵作用。民國八十八年三月底,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一群關心台灣社會發展的專家學者、社區工作者、社區團體發行「新故鄉雜誌」季刊,靠的就是一群對台灣土地不願放棄夢想的朋友們共同出錢出力來支持的媒體。認同社會改造必須從在地的社區裡得到實踐,期望以刊物永續性的經營方式連結全台灣個別社區努力的光與熱,可以使這樣的想像與實踐成為可能。
網際網路在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上的應用也不容忽視。在廿世紀末,電腦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已經為下一個世代中媒體角色重新做了一番快速的轉變。網路媒體操作簡易、人性化、互動性、迅速且便宜,無遠弗屆特別引起大家的注目與討論 (張郁靂 1997)。網際網路降低時空阻隔,使基層社區可以迅速地將自己的訊息傳出去,也可方便取得其他社區的資訊、或政府的相關訊息,因此網際網路可作為社區營造的有力工具。
許多社區工作者及弱勢團體都可利用網際網路來發聲。透過網際網路,社區組織可獲得其他的社區資源,建立自己的社區資料,此外也可達到專業者與一般社區組織的資訊交流。在這樣的趨勢中,「南方社區文化網路」是第一個以電子網路的方式,秉持「讓商業邏輯下失去戰場的理想在網路上發聲」的精神,為過去向來弱勢的文化鄉土工作者建立一個發聲的空間。
在新世代的網路科技衝擊下,社區網路與網路社區的成形,也正在實驗著某種「社區」操作的潛能,如在宜蘭羅東的北成社區,是全國第一個啟用光纖網路的社區,由社區內從事資訊行業的專家所組成的資訊小組,正利用北成國小的資訊站為中心,社區內每鄰近十戶住家為一單位,架設光纖網路,進而推動一般居民可以參與「資訊化社區」的計畫,提供居民不用出門的終身學習、遠距教學,及迅速的資訊交流。當然鑑於目前能使用電腦、網路的居民並不普遍,因此有必要計畫性地推廣電腦教育。
電腦網路的教學應用與社區營造、終身學習等形式結合,以資訊化社區為方向,促使居民通曉電腦及網路相關知識,建立社區資訊站或社區電子佈告欄,透過社區網路的運用,使居民能利用電腦促進生活,參與社區的聯繫溝通及享受遠距教學的方便性。
接下來我們以「全景社區廣播電台」的經驗來看,媒體如能適宜地掌握其功能,本身即是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中的一員。設立於八十三年底的全景電台,延續著「全景映像工作室」的一貫風格,將自己定位為「社區電台」,來為弱勢團體發聲。電台的節目題材,都取自社區居民樸質而又活生生的生活點滴、社區資訊以及真實故事。
早在電台設立前,全景的工作夥伴們便進入這個大台北社區作深度的訪問與調查,在設立電台後,更是多方邀約社區居民擔任電台義工,實際地參與節目的企劃與製作。除此之外,全景不時地走出電台,舉辦活動,讓原本陌生的社區居民,透過電台的活動而逐漸熟識起來。
十年來致力於紀錄片的拍攝與推廣的全景映像工作室,於八十二年起,也以社區文化工作為目標,陸續地在北、中、南各地展開紀錄片人才培育事宜。在紀錄片拍攝的課程設計上,除了基本的操作訓練外,全景讓學員們背起簡便的攝影機,回到自己的社區、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同時也尋找屬於社區性、文化性的議題作為拍攝的內容,讓學員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學習如何借用影像來記錄社區,進而對社區議題有深一層的瞭解。
拍攝社區文化的紀錄片並不是只有拍攝者的事。拍攝的過程裡,拍攝者與被拍攝的社區居民們產生了一連串的互動,而在互動中,社區的點點滴滴逐漸地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社區意識開始一點一滴地被凝聚起來。紀錄片在完成之後,全景還陸陸續續地辦起「紀錄片下鄉」的活動,把這些影像帶入社區中播放,讓永康社區的居民可以在影像中觀看永康社區的種種風貌,讓大學社區的居民們也能分享到大溪老街的萬種風情以及推動社區工作的經驗。透過紀錄片的放映,社區工作的芬芳逐漸地向四處擴散。更重要的是將拍好的影片再拿回社區裡放給居民們看,共同回味、省思、反芻,就是創建了一個學習的機制給社區居民,讓他們再去思索「下一步呢?」「我們還可以怎樣讓它發展得更好?」而成為激發居民去思考、學習、創造的一個動力!
(三)社區學習資源的擴散
社區總體營造觀念的啟動,在台灣的特殊環境中也許須先由公部門進行理念的宣導,並運用資源誘導,讓社區民眾共同參與,但是對於一項著眼於長期改造的社會工程而言,外來資源一時的挹注,並不能保證這份計畫的長遠落實。更重要的,還是要在這番過程中,培養民眾對於處理公眾事務的技巧及理念。針對社區總體營造過程中相當廣泛與複雜的社會性,不論習慣於細密分工的現代專業者,或是一般社區居民,以及推動社區營造的進步的行政人員,都必須透過許多的學習才能充分掌握這項工作的本質及過程的平順,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有不可分離的關係。
只有透過社區學習體系的建立,才能讓所有居民準備好再投入地方和社區的發展事務,使得社區人力可以再開發,居民活力可以再運用。地方和社區是學習資源的寶庫,地方的產業振興和居民生活環境品質的提昇,都需要依賴學習體系的建立。透過地方「學習共同體」觀念和體系的建立,讓每一個成員學會珍惜自己的社區資源,而且願意參與地方建設,營造自己的新社區和新社會。地方學習體系的建立,也是教育民主化和地方自治化必須走的路(陳其南 1997e)。
社區為一個生活環境,因此社區學習不能脫離現實的生活與真實的社區,其內容可以針對社區居民所共同關心的公共事務議題,社區的文史或傳統技藝,所在地區的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社區居民或特定族群(如老人)的社會福利等等課題,分別進行調查、分析或研習;社區學習並非限於課堂的上課,透過實踐的過程來達到學習的目的可能更為有效。社區學習所追求的不僅在於個人的成長,更重要的是社區共同的成長;社區學習重視反省檢討,也期待能夠培育具獨立思考、批判能力的居民。因此社區人力的培育,不但是對一般民眾普遍意識的啟發,也必須進行專門社區工作人才的培訓,才能讓社區營造有著永續的經驗承接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在某些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推動上,一些案例就是選定社區終身學習作為其營造切入,如嘉義市八十七年度的社區總體營造實施計畫,便從推動社區環境教育切入,委託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負責規劃執行。首先藉由社區訪談與培訓人才,輔導社區成立社區學習團體,研討環境保護工作的內容,以及行動方案的設計實施等問題。希望由學習團體進一步發展成自發性社區團體,開始進行環境保護工作,進而結合社區各種資源,獲取民眾認同。以環境保護為切入點,以終身學習為手段。嘉義市的社區營造推展策略,是根據分析在地問題與研擬解決方法而產生的推動策略。
宜蘭縣自八十六年度起,社區營造工作內容,也是放在「社區學習」的重點上。透過與在地民間社團─仰山文教基金會的合作,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在社區中輔導了許多社區學習班、讀書會,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利用這樣的機會場合可以真正地讓民眾學習到有關社區公共事務的投入與個人生活領域的成長。接著又繼續委託由文化環境基金會編輯一套簡易社區讀本,內容環繞著「社區營造」的相關課題,如環境空間的改善維謢、社區資源的調查、傳統古績活化利用、宜蘭新建築運動等示範性體材。即使這些未曾上過高中大學的草根民眾,也能夠從中學習,啟發開展他們參與社區事務的能力。
激發與深化民眾意識的教育學習過程,正是長期實踐社區總體營造理念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社區終身學習的提出,就是要讓社區中多元的居民形成組織,經由不斷的學習,投入社區的事務。而地方學校更可以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各地學校擁有最多的社會公共資源,包括人才、經費和空間,如果可以根據各自的條件,設計出一套機制,對其所在的社區社會做更進一步開放,讓學校能夠成為社區社會所擁有的學校,成為帶動文化和社會學習的中心,提昇地方的形象與實質的建設,使整個社區校園化,那麼學校不再只是社區中的租借區,學校就能與社區密切互動,營造出屬於居民的「社區學校」。(陳其南1996e)
打破學校的圍牆,社區與學校的活動可以產生互動,學校的運動會也可以成為社區的運動會。學校老師也是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最佳的人選。在學校和社區的關係方面,陳其南(1996e)在行政院教改會的報告中曾提出一些看法,他認為應該整合學校資源、社區社會、文化生活與產業活動,振興地方,恢復生機與活力,讓中小學、文化活動中心、和社區的環境空間,及其社群成員彼此之間形成一個互相開放、交流、整合的體系,學校學生可以在文化設施和社區環境中,享受成長和發現之旅的喜悅,而社區老人、退休者、婦女、兒童,也都能充分得到各種軟硬體資源,充實自己的學習內容和環境。
台北縣三峽柑園國中在校長王秀雲與一群老師們的努力下,可以說是最成功的「社區營造」學校。柑園國中藉著「社區資源踏查活動」、「柑園地標發現之旅」,引領學生重新挖掘、認識社區的個性與歷史,並讓小朋友一起見證社區的改變。他們的「學校之光、班級之華─班級總體營造計畫」把學校模擬為鎮公所,班級模擬為社區,引入社區總體營造操作模式,讓學生自己營造出一個有魅力的班級。學生首先描繪班級的夢想,接著展開資源調查(包括學校與社區的資源),然後訂出社區營造的中心理念與行動方案,再建立班級識別系統、設計班級活動,尋找每個班級的特色等等。藉由活動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參與與營造的精神,這對學生而言,是很實際的生活教育,而回到社區中,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是社區營造的參與者或義工。
從柑園國中學校經營觀念的調整,把單調的「知識傳授」學校發展為「生活化」的學校,教導課程中融入地方資料案例,並設計地緣實習和體驗過程,使學校成為社區的學校,也使社區成為校園的一部分,這就是從閉鎖在圍牆內的集中教育環境,開始透過社區學習計畫和外界社會產生交流互動,也為學校本身帶來活力和生機。
不論是社區內中、小學的學生,亦或遊學在外的學子,都是社區營造工作最具潛力的後備軍。目前許多學校的課程和教材已引入社區營造的觀念,也有將學校的資源回注於社區裡,配合各項社區活動或地方文史調查,共同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像高雄縣橋頭鄉的「橋頭國小」、汐止鎮的「汐止國小」、以及前面曾提到的花蓮縣富源社區富源國中等等。
台灣省文化處曾委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執行「校園我的家」計畫,希望由學校的使用者,包括學生、老師、學校行政單位、家長、甚至學校附近的社區居民與專業工作者,透過參與式活動的設計,大家提出意見,讓校園成為學生喜愛的樂園、老師理想的教學場所,以及社區民眾的休閒地方,使校園成為所有的人喜歡的家,也就是創造一個生活化的校園,讓學校與家庭和社區的互動能更為密切,也讓校園這塊空間能成為社區學童和家庭共同的生活記憶。
這個計畫由參與學校的熱心老師、活潑可愛的學生和關心學校的家長一起推動,另外還有一個可以供學校諮詢的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提供操作技術上的支援及輔導。先期在全省十個縣市的示範種子學校中,以活動辦理的參與方式,擴大這個計畫的參與機制,讓熱心投入的家長、學童、社區民眾深度認識校園,以活潑的方式刺激其對校園空間營造的想像與看法,提供第二階段實際設計操作的參考。
經由這樣共同以社區中學校事務(教育事務)的關懷,利用校園規劃的切入方式來構築社區學校教育體系的願景,將學校營造成為一個生動有趣,可以從遊戲中學習的開放空間,一個多彩多姿活潑可愛可以盡情發揮創造力、想像力的王國,一個可以點點滴滴紀錄師生、親子攜手創造記憶的校園、欣賞力的家園,一個科學自然教育與藝術人文結合的生態教學園。
這裡所提到的社區與學校的互動,並不限於實質上的某一個真正的校園空間,因為除了生活於社區中的學子外,許多至外地求學的大專青年,或是社區裡的大專院校學生,更是未來社區營造運動的最佳人力資源。因此,在人才培育的設計上,有些社區營造推動單位特別著重這群社區的子弟兵。這一群社區的「後生」學子,以另一類型的校園與社區的互動,主動積極地學習對家鄉事務的關懷。負責大溪社區總體營造的「草店尾工作室」在規劃人才培育時,特別在八十六年的寒假二月間舉辦了「溪哥仔返鄉----大溪在地青年培訓營」,號召遊學在外的子弟,回鄉重新認識大溪,共同為大溪的未來而努力。
八十五年間由文建會推動的 「青年社區成長營」就是以在校園中的青年為主要訴求對象,讓這群未來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翁,有機會接觸「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訊息,瞭解社區重建工作的目標,嘗試思考不同產業類型的轉化、民主政治的落實、社區社會公民意識的建立、及社區環境生活內涵品質的提昇等課題,體驗民眾如何透過社區內的組織、共同討論與參與的過程,關心身邊周遭的公共空間、自然生態、藝文活動、社區學習等公共事務,並付諸行動。
長期推動青年參與社區,參與新故鄉運動和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以為將來可能做出的貢獻做準備,達到全民社區重建運動,這就是「青年社區成長營」的主要目標。藉由各種不同參與式學習課程的設計,為一些來自不同背景的青年學子培養出實際經營社區的總體性技術,讓他們成為未來社區工作中各項專業領域的種籽,投入實實在在的社區重建行動的「新故鄉運動」,成為台灣社區運動永續的火苗。自民國八十五年起,「青年社區成長營」在寒暑假都會為來自不同背景的青年學生舉辦相關研習活動,到八十七年為止已是第三屆,這些參加的學員從對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完全陌生一步一步提昇到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社區工作者或輔導員,不但是培養了青年學生日後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與智慧,也紮下了他們對這塊土地的溫厚關懷的根基。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