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馬社造交流談社造組織的國際人才培力平台之可能性

作者: 
楊玉如
1. 【從臺馬社造交流談社造組織的國際人才培力平台之可能性】|2024臺馬社造共伴之旅
文 / 楊玉如  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  
 
社區營造今年30年了,回望過去,不論是自1987年台灣解嚴之後,民間蓬勃發展的社會運動或是1994年由文建會提出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社造行動一直是公民社會的基礎工程。一個公私協力的政策,從由下而上到由上而下,再擴及各部會,捲動從中央政府、縣市政府、鄉鎮區公所、民間單位和個人,擴及的層面非單一政策所能涵蓋。
 
從社會運動到社區營造,從威權體制轉向民主體制,過去為「統治」服務的國家機器,在民主化往「治理」的方向修正的過程中,存在許多盤根錯節的關係。社造是否能與時俱進的從推動策略、方法和工具上調整,以回應社會的需求,是我們當前共同的課題。
 
而我們也同時面對全球化、極端氣候、資本主義帶來的各種經濟發展的困境、人口結構改變……等大環境客觀條件的劇變。因應全球化與世界接軌後,在地社區有對外交流及對話的需求,如何以「社造力」讓臺灣連結國際。透過民間舉辦「國際社造論壇」及「交流活動」……等,以培力在地社區打開國際視野,也鼓勵臺灣社造成員能夠接軌國際,向國際社群分享臺灣經驗。在這些背景基礎上促成了這次台灣社造聯盟和馬來西亞新新村社區聯盟的共伴交流參訪行程。
 
馬來西亞新新村社區聯盟社造的基礎與台灣社造環境不同,所能運用的資源和發展的模式也不盡相同,此行最可貴的是交流單位的案例,都能直指問題核心,透過交流又喚起了大家的熱情。相較台灣社造發展30年,進入體制後,透過補助或競賽來競爭資源,發展出各種五花八門的花招、輔導培力機制、行政管考機制、KPI績效考核。進入體制之後,社造資源相對穩定,也嘗試建構公私互相對話及協力的機制。透過不同層級的政府單位推動,藉由小額補助及徵選機制,補助民間社造提案,包含:環境空間的改造、練習議事規則、各種行動方案的落實……等。社造不僅是少數的社區能參與,逐漸成為民眾日常參與公共事務的方式。
 
理解不同國家社造發展的進程對台灣社區夥伴參與國際交流活動是有正向的效益,也打開民間組織之間互相理解、合作的多元可能性,但最終仍須回到民間組織之間的合作能如何帶來更積極的正向力量?
 
此行到馬來西亞霹靂州十八丁漁村與莊白祺和他的團隊夥伴交流時,聽到年輕工作者阿倫及凌翠的分享,讓我想到2023年到廣西南寧與王靜老師(蘿蔔北京諮詢有限公司)交流時,年輕夥伴分享的心得,投入基層社造工作的青年夥伴,通常一開始都有滿腔的理想與熱情,但是現實就是在第一線工作,得面對許多挫折,這些挫折雖然不會一槍斃命,但長期的耗損,會讓大家一直失血,若無法適時補血,人才就會逐漸流失與斷層。
 
台灣社造組織的團隊通常是微型組織,很少有常態性超過10人的團隊,一般而言都是5人以下的團隊,逐漸也開始發展出專案或任務型的團隊。面對小而彈性的團隊,如何兼顧團隊領導者的理想實踐和培力青年人才養成,一直是大家共同的課題,若能透過國際交流,建構社造組織之間的人才培力平台,以人才養成為目標,對於長期蹲點在地方的工作夥伴,也是重要補血的環節。期盼此次臺馬社造共伴交流是打開未來合作的契機,透過國際共伴交流,找到我們接下來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