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村再生談農村社區營造

作者: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理事長、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林奠鴻 2010

長久以來,台灣的社會結構,一直朝都市化發展,鄉村結構轉型,鄉村青年人口外流與鄉村高齡化現象,加上政府單位偏重都市的決策模式,更加速城鄉差距擴大。而台灣加入WTO之後,農業開放與自由化使鄉村的發展及受到極大衝擊,鄉村內部的特色亦逐漸一步一步流失中。人力素質的提升、人文素養的深化、鄉村環境的建設管理、在地文化的認同,創造鄉村經濟活力,及終身學習的機會,激發居民熱愛鄉土的情懷及自主建設新故鄉的能力,均是未來鄉村發展的重要課題。
 
2008年馬政府上任為落實競選承諾,透過農委會水保局提出農村再生計畫政策,並規劃與設計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基於營造人心的基礎上,加強農村再生概念、改善鄉村規劃的過程與實質內容,建立居民參與鄉村規劃的機制,培養鄉村規劃及水土保持的知識與技術,並期透過鄉村地區現有組織如鄉鎮公所、村里辦公室、社區發展協會、農漁會與學習組織等,共同致力於人力培訓之推動,期透過地區鄉村整體發展共識的凝聚,培訓鄉村居民依據地區既有資源,並進一步規劃發展特色性之故鄉規劃。
 
培根計畫應當是帶領農村朝向一個以「人、生活、產業、環境」共同織理而成的豐富生活而努力。並且以培訓鄉村營造人才,提升鄉村人力素質。發掘鄉村資源,開發鄉村多元特色。促發農村休閒活動之創生性經營,關心鄉村生活環境。推動居民參與鄉村規劃,共同思考由點而線而面的活性空間策略。以日常生活及使用機能取向之願景發展與共識過程。同時深化鄉村人文素養,帶動及孕養鄉村美學與創新氛圍。激發居民在地認同,凝聚整體發展共識。推行不但有「民眾參與」,同時,應重視「集體分享」與「共成行動」。並忠實反應社區現況與需求,從居民生活出發,改善農村生活與環境,整合其他資源等為目標。
 
北宜高速公路開通後,宜蘭納入台北一小時等時圈內,但也因此承受許多衝擊的影響與改變,我們觀察,不僅僅是宜蘭,台灣許多地區的農村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因此我們對農村有以下的觀察:
 
農村逐漸失去生產及孕育的功能
農村因為社會的變遷與農業政策的改變,逐漸失去生產及孕育的功能,宜蘭的農村自從高速公路開通後,也開始往這樣的發展靠攏。
 
農村的認同及主體逐漸流失
當都市的過度開發進入到農村,當越來越多都市觀點進入農村,是在稀釋農村的認同及主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培根計畫應當在這個時間點,扮演何種角色,是值得我們仔細思考的,因此我們積極期待培根計畫可以扮演以下的角色:
 
找回農村生活文化價值與豐富的生命力
農村再生計畫,就是以農村原本的發展脈絡及特色資源、人力資源,重新生產農村才有的生活文化及價值與豐富的生命力。
 
觸發在地居民對於農村發展的想像力與能量
培根計畫的定位即是一個農村再發展之行動計畫。有關農村發展與再生之關鍵,便會牽涉到在地居民對於發展的認知、意願,共生發展之想像力與能量。
 
培力在地居民的對話能力
透過常民化、日常性、生活感的學習與共成過程,來促進在地居民對於發展的認知、意願,共生發展之想像力與能量,培力在地居民,訴諸於常民本質之日常、生活性運作過程,展開專業知識與常民經驗之直接對話、共同分享。
 
因此我們期待透過培根計畫的操作,可以串聯農村社區,結合各地資源,發掘內部資源,強化農村再生觀念,推廣生態永續理念,開發多元特色,建立策略聯盟,促進交流互動,以建構完整的鄉村營造板塊,共同維護宜蘭鄉村的生活。
 
農村再生工作最重要的基礎是居民的自發性與自主性,農村的主角是居民,農村發展方向的擘劃者和參與營造的工程師更是居民全體。只有這樣,民主的真正內涵-居民當家做主,做這片土地的主人才有可能落實。過去由於政治體制與教育思想的扭曲,原本是居民手中的權利,卻得由公部門的政策來喚醒,原本是居民該主動積極來參與的意願,卻由公部門透過各種工作計劃來鼓勵誘發。這種結構性的矛盾與扞格,對剛萌芽的農村營造工作造成發展上的阻礙,是極待突破的瓶頸。但是,長遠來看,農村的自主性應回歸到民間,農村發展實務工作的推動,應由民間來主導承擔。希望經由培根計畫的執行,為宜蘭在地的農村社區營造模式奠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