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開展的新社會運動

作者: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總統大選前以及選前之前,也就是一兩年來,台北的街頭似乎又熱鬧了起來,而一些聯盟、連線之類的團體也記者會不斷、造勢頻頻,這讓人燃起一些關於社會運動再起的期待與想像,選後國親的群眾運動更催化了這種想像。確實,過去的社運只要有上萬人上街頭就很嚇人,逼迫威權的能量也就很強,國親選後動員的人數前前後後加起來好像有上百萬,當然引人注目。
 
但是團體或組織再多,動員人數再驚人,卻怎樣也沒有當初社運時的氣勢與改革能量,這是怎麼回事?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就能更清楚新社會運動的可能性與路線。
 
我們首先需面對的是1990年代前後社會運動的退潮,為何退潮?因為失去衝撞的對象,在政經結構上的問題可以透過運動解決的,幾乎都已解決,剩下來的問題都很難解決,譬如資本主義的商品邏輯、社會轉型造成的種種差距、消費社會的拜物等等。這種大政經結構下所產生的歷史脈絡與社會問題,已非憑台灣一島之力可以面對,於是我們知道台灣社會仍有太多的不公不義,但是大部分人甚至連不公義背後的結構性因素都無法察覺,於是只好抱怨種種現象,歸咎政府或財團,但卻再也找不出顯而易見的對抗對象(甚至連假想敵都找不出來)。
 
上街頭不知為何而戰,想像出來的敵人也不是真正的敵人,不要說一百萬人,就算是一次動員五百萬人上街頭,老實講,也不知道要幹什麼,頂多是政治鬥爭,對於真正的社會改革大概助益有限。
 
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帶來進步,但不是畢其功於一役的進步,社運衝撞了社會的上層結構,但未改變民間與社會底層的種種困境,城鄉差距、勞動者、文化差異、階級、性別……等許許多多的改革面向,都難以透過大規模的群眾聚集一次完成,而是必須經由日常生活中的對待、反省、討論、對話、觀念的改變等,在各個角落、場域,以細緻且不斷進行(甚至迂迴)的方式不斷展開。
 
也就是說,群眾運動在台灣的歷史進程中已經達成階段性的使命,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而一種新社會運動的開展,不再是在街頭,也不再是傳統的運動思維,而是必須更身體力行、更耐心、更細微的持續進行下去。
 
曾經從運動中走過來的人都不免期待新一波社會運動的來臨,但是也許我們更應該細細去觀察台灣社會的變化,去理解各種差異,去尋找實踐的不同路徑,去發展另一種社會運動的論述,只要這個社會需要正義,社運就存在,關鍵在於我們是怎麼在想像社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