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區健康議題

作者: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6
■社區健康議題是個人身、心理問題或是一種社會狀態?
 
健康議題,對於個人來說,是個人作為的問題,也許是飲食內容、作息狀況、個人體質、遺傳、運動習慣、自我照護與對身體的警覺意識……等等,簡單說,就是個人身、心理範疇的種種映射。
 
但問題沒那麼簡單,個人範疇的作為不完全那麼自主,就/失業、勞動條件、商品刺激、經濟能力、社群影響、文化特質……等等許多從小至大的外在條件,也許比個人作為更深刻的影響了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個人範疇的作為也許只是這些社會影響下的無意識映射而已。
 
因此,學術性的說法是,個人健康不過是一種社會建構下的產物。明白點的說法則是,健康是一種社會狀態的映射。

■社區健康議題中的「社區」思維
    
 
當我們操作的計畫所針對的對象,是以社區/社區居民為主體時,我們就更不能再把健康議題「個人化」看待,而宜「社區性」看待,也就是從社區在地文化、居民結構、人際互動、歷史、產業脈絡、環境與空間的角度來思考社區的健康議題。這樣的審視,關注的是個人在一個社區/社會中的不同位置與角色,而社區健康議題的發現,正是由此切入。
 
以原住民為例,當某個部落有嚴重的酗酒問題時,也許更應該從文化問題來理解,處理文化問題,而非從個人健康習慣著手,進行道德勸說。

■在計畫內容與社區健康需求之間?
 
一條健康步道因應的是何種社區健康議題?一個空間改造是為了讓誰使用?跟社區的關係是什麼?某些植栽呼應了什麼樣的社區特質?健康器材的設置是為了讓誰使用?使用者的需求是什麼?
 
除非我們能更具體的回答這些問題,否則怎麼能知道這些做法真的處理了社區健康問題,促進了社區居民的身心靈健康?如果回到更根本的問題,則是真的有人會來使用這些硬體設施嗎?後續維護又該如何進行?
 
■計畫操作與社區的鏈結
 
這也正是在社區健康計畫中必須強調社區參與的原因,唯有透過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計畫的內容才能夠更符合社區對於健康的需求以及議題所在,而非憑空想像。即使是以硬體為主,透過居民參與,也才能夠找出更符合社區需求的設計與規劃方法。
 
同樣的,在計畫操作過程中,如果建立居民參與的機制,那麼光是計畫操作過程本身,就是對社區健康議題的再發現以及進展,並且能透過此種鏈結,讓硬體設施不置於閒置與乏人維護照顧。
 
這是讓社區健康議題的行動與關注回到社區自主進行的重要關鍵,否則社區居民的健康永遠都需要「別人」、「專業者」來照顧,而非以社區力量進行自我的照顧與關懷,這也就導致了專業者疲於奔命,資源與人力配置往往事倍功半的結果。反之則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