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改造作為一種策略
環境綠美化、空間改造、活化或閒置空間再利用,操作的議題不太相同,但是就社造觀點來說,本質都相去不遠,都是生活環境的改善或改造。這是因為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既有外在因素如政治、社會、經濟甚至是全球的變因,也有社區內部因素如組織的更迭、居民觀念的轉變、生產方式的調整等,內外在因素交織成了社區的樣態與肌理,也形成了社造的動態性格。
既然是一種動態,那麼環境改造就不會是為了環境這單一目的,其本身也應該視為一種動態,這就產生一種動態的邏輯。在這邏輯中,環境改造是一個中間的過渡階段,在前階段是作為一種切入點,在後階段則指向一種公共領域的形成。有了這樣的思考邏輯,環境改造這件事就從一種議題進化到一種策略。而這樣更多面向、更具策略性的來思考社造的操作,可以說是社造最與眾不同也最有意思的特質。
從理解問題開始
順著這策略邏輯來講,在環境改造作為切入點的階段,所要切入的重心就不是改善髒亂點、綠美化,或整理一個倉庫當文物館、使用一個閒置空間當活動中心,而是去理解水溝、水圳為何這麼髒?街道、牆角、建築為何這麼單調?建物荒廢、生態破壞為何無人聞問?重點在於理解原因而非看不過去立刻動手改善。透過理解過程,我們發現也許是源頭的工廠污染、也許是居民嫌澆花除草麻煩、甚至是因為鄰里不往來,不是上班就是關在家裡,所以社區環境不具有生活上的意義,以致不聞不問。而這些原因其實都可以指向一個共同的面向――缺乏社區意識,於是面對問題之道就是不斷被強調的核心概念――社區參與。
以這一概念作為操作的大前提後,對個別原因的理解就有助於更細緻化(也更有效化)的操作,譬如一個髒亂角落,除了綠美化之外,也許更重要的意義是創造一個居民可以聊天或培養栽苗的空間,也就是創造空間的公共性。閒置空間如果是作為文物館來想像,就必須同樣具有吸引居民經常在此活動的機能,於是就需要更多的社區討論與調查。也就是說,理解問題的真正原因,方能使我們跳脫對操作議題的單一想像,更策略性的引發多重創意與豐富的操作內涵。
從環境意識到公共領域的形成
環境改造是一種切入方法,但本身也同樣重要。引發社區討論,針對問題來源設計操作方法,並適度的動員社區居民分工參與後,將環境改造這項工作本身做好也相當重要,因為這有兩項作用,一是讓參與者得到成就感,體會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價值與愉悅,進而願意持續參與。二是讓社區居民體會到環境與空間的改善確實為大家帶來更好的生活環境/方式,進而了解社區公共事務的意義與重要性,從冷漠轉為關注(即使只是被動的支持都是一種進步),於是這之中就開始有了重要的轉化。轉化的過程如下:環境改造→意識到環境改造的公共意義→開始關心其它的公共事務→經由參與及討論形成社區的公共領域。
這裡面有兩個進化的軸線,一是從無意識→意識→關注→參與行動,二是從環境議題→環境的公共性→社區公共領域的形成。這兩條軸線相互作用後,就交織成一個新的社區脈絡。在這脈絡中,除了私領域的生活之外,也存在著公領域的規範,於是就可以進一步去操作諸如社區公約、生態村、文化再造等等更具挑戰性的範疇。
也就是說,一個新的社區發展的可能性就此產生,而這可能性的基礎來自於社區公共領域的形成,而公共領域的形成則由於環境改造的啟動,而一個有效的環境改造行動,根源於對問題的真正理解,彼此環環相扣,構成了一個動態的社造操作策略。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