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建築的政治經濟學

作者: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走過許多社區,看過許多舊式建築,不論是閩式建築、客家夥房或巴洛克式建築後,心中不斷浮起一個巨大的疑問:傳統建築美學為何跟近代興起的方格式的貼滿二丁掛的水泥樓房或販厝的美學有著如此大的斷裂?

這裡面必定經歷一些過程,首先是傳統建築美學被摒棄了,然後新的建築美學被建構了,但是這樣的說法有點粗糙,所以還要追問傳統建築美學形成以及消失的因素,我的觀點是美學的概念是後設性的,它是許多基礎的總體呈現,這些基礎包括文化的風格、工匠的技術、建材的限制以及環境的因素,這些元素總體形成了建築的風格,最後方才產生美學上的意義。所以探究建築美學斷裂的原因,也許也要從這四個元素上來尋找。
 
戰後,現代主義與包浩斯建築主義兩股思潮對台灣文化/建築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現代主義毋寧是建立在對傳統的反思之上,而它的動力則來自工業化後生產技術的突飛猛進,於是在台灣以農村文化/生產方式為主的文化與建築風格很容易成為現代化的對立面,以傳統來對照出現代化的象徵,而包浩斯主義所強調的功能性、造型簡潔整齊與重視發揮新技術性能,為脫離傳統建築形制找到了新的驅力,鋼筋、水泥與二丁掛的出現代表了新的生產技術,也為這股反叛傳統的趨勢提供了物質基礎,所以磚造、石灰或三合土由鋼筋與水泥取代,原來高度裝飾性的巴洛克風格或閩式的浮雕、彩繪風格由簡潔性與功能性的方格取代,新的建築技法產生,至於因應環境的方法則是大量使用室內空調,於是新的建築形式便逐漸取代了傳統建築。
 
如果這樣的推論大致成立,那麼我們就不能說這是建築美學上的斷裂,而是因應美學風格與生產技術革新的演變,所以就像化石的演變一樣,我們應該可以找到一些過渡階段的建築才對,而我記得在西螺的一條老街上看過可以稱為後巴洛克主義與前現代主義的銜接跡象,所以這樣的推論需要更多的研究,但應該很有趣。
 
但是為什麼新的建築風格維持了幾十年,至今我們所見仍是大量的方格式水泥建築與二丁掛牆面?當代建築對這種建築的反思風潮為何不能再次改變我們的建築風貌?這也許要問建築美學是如何影響社會與大眾的,另一種問法是美學的權力如何行使?我們知道,現代主義的推進是附著在國家機器的社會支配力之上的,當初的建築菁英們透過這種附著,可以容易的建構新建築美學,並取得正當性,但是在逐漸民主化的社會中,公民意識的抬頭使得這種建構不再那麼容易,我們可以看到,就算是再傑出的當代建築師,設計一般的住宅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大眾的口味,建築菁英的文化權力已經不比現代化之初那麼具強勢主導性,而這正反映了大眾主體性的產生。
 
所以從這樣的推論過程中,也許可以看出建築其實是充滿著政治經濟學的成份的,我小時候也經歷過街上老房子一一拆除蓋起水泥樓房的過程,回憶起來,那時是充滿豔羨和景仰的,而這樣的改變不該稱之為斷裂,那是這個時代的演變,只是這樣的演變不無問題,但是這些問題不是我們的前人比較有美學或沒有美學這麼簡單的說法,而是跟時代的政治經濟環境息息相關,同時也跟我們的文化菁英所追求的究竟是外國經驗的粗暴移植或依循在地脈絡漸次發展有關。
 
這麼的來看分陳在台灣各地的新舊建築,就不僅是美不美這麼簡化的問題,也就不僅是保存不保存的問題,關鍵在於文化、政治與經濟的整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