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觀光的黑暗之光

作者: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前年因為執行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的輔導工作,有機會走訪全國九十個社區,至今仍印象深刻的是高雄旗山的一處位於坡地上的小社區,只剩五十幾戶老農的人家。規劃單位替他們規劃了社區入口意象、景觀道路、社區CIS系列,更令人吃驚的則是規劃了一道空中纜車。從老農之地到觀光勝地,其中的跳躍與唐突不禁讓人搖頭連連。

這兩年陸續走過近兩百個社區後,觀察到發展觀光(或稱之為深度旅遊)的冀求已經成為許多社區的普遍現象,特別是在非都市地區,問題在於全國有那麼多不同發展脈絡與現實客觀條件的社區,怎麼會不約而同的指向觀光來尋求社區發展出路?
 
不久前與某位朋友的對話,朋友認為社區總體營造是對現代化反思後的草根行動,我略帶保留,認為目前的階段只是直覺性的反彈,還未到自覺性反思的程度,不過反思也好,反彈也罷,至少都是對台灣現代化所帶來的單一價值觀、物質化與去在地性的揭竿而起。但是觀光現象的本質不是如此,而是現代性力量的擴張與進逼。
 
現代化就像單程列車,在固定的軌道上只去不回,並且愈演愈烈,從資訊科技到半虛半實的生物科技,再到想像中的奈米技術,奉知識經濟之名所行,生活經驗、傳統產業、工藝技術所構築的城垛土崩瓦解,不僅工、農,連搭上前一波現代化列車的白領也開始失業。當知識被定義成科技,且被視為國家發展出路的圭臬時,幾人符合標準?被列車趕下車的人愈來愈多,這時不再是僅有某些人被邊緣化,而是少數人擠進發展主流,大多數人統統變成邊緣,於是過去愛拼才會贏,現在拼了也不一定贏。
 
前幾天去苗栗火炎山下的一個社區,社區裡一些農民下了好大的決心共同種植有機米,一開始是擔心產量不好,幾年摸索後產量終於增加,但結果竟因市場供過於求而不得不減產。再怎麼拼也無效,傳統產業像骨牌般一一倒下,最後的集體想像只好是觀光。
 
正因觀光不是出於自主性的發展策略,而是市場結構巨變後的不得不然,所以即使社區有自覺,卻仍不知不覺成為附屬於消費文化後另一次失去發展主體的過程。美其名為「文化之旅」,對一般觀光客來說,可能只不過是某種奇觀秀(譬如原住民服飾或舞蹈),而對知識分子來說則可能是一趟自我的救贖之行,不論從哪種角度看,社區都是被消費的客體而非主體,於是社區先被市場消費吞進去,然後吐得更邊緣,吞吐之間,社區的發展契機更難尋覓。
 
不過事情不會只有悲觀,去年曾到台東池上一個叫萬安社區的地方,說美很美,說一般也不過就是稻田跟山巒,與東部許多地方沒什麼兩樣,但是,社區居民對人與土地關係的重新看待,以及對農田生活意義的珍視,讓人動容。他們種植有機米是為了重建土地的生命力,收割時換工是為了尋回勞動與互助的價值,他們也想有朝一日能發展農業觀光,但是他們更重視生活的內涵、節奏與其豐富性。在萬安,我看見社區居民的自覺,在一斤米比半包煙還賤價的時候,這兒的稻田卻充滿生命力的迎向未來。借用張作驥的《黑暗之光》——在一片社區走向觀光化的熱潮中,不只萬安,在更多社區,曙光仍隱隱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