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遮有足濟所在好

坐落在四結地區中興路三段陪伴著我們一起長大的「玉兔」,是在地的老工廠,工廠生產的橘黃色筆身原子筆是童年共同的回憶。玉兔鉛筆和原子筆是上學的好朋友,更是回家寫功課的好幫手。物質資源缺乏的時代裡,鉛筆越削越短,一直用到手握不住為止還捨不得丟;沒水的原子筆則化身為玩具,課餘拿著筆桿互相彈著橘子皮嬉鬧。隨著時代變遷,鉛筆工廠變身觀光工廠,敞開大門,邀請大家走進鉛筆學校「上課」。同樣位於四結地區的中興紙廠變身為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利用舊廠房空間規劃各式特展,提供多元豐富的文化藝術體驗。緊鄰園區的中興社區,在社區居民和紙廠老員工合作下,成功籌辦了紙廠生活微展,努力再現記憶中的紙廠生活,續說紙廠和紙廠人的故事。中興文創園區的後方,中里火車站正對面,正是台灣足鞋健康知識館,活潑有趣的展館設計,讓參觀者能輕鬆理解專業的足體工學和足部問題
 
離開中里火車站沿著鐵路來到百年歷史的二結火車站,火車站旁就可以看到縣定古蹟二結穀倉。日治時期的穀倉,經過整建修復後變身成為介紹稻農文化的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穀倉對面的倉庫設置的紙文化館,連結中興紙廠與二結的故事。離開穀倉沿著二結圳慢慢散步,沿著五結中路向西走,經過學進國小,左手邊可以看到高高聳立的竹圍,環繞著兩層樓的透天厝,就是弟弟工作室。工作室的老闆李澄輝先生從小在自家模具工廠裡耳濡目染,長大後設計玩具,利用製作模具的工具,創作出木馬、烏龜等等不同的木作玩具。
 
離開工作室穿越二結路就看到二結王公廟的牌樓。二十多年前廟方和社區居民共同討論決定把保存舊廟另建新廟,舊廟體的空間活化成為二結庄生活文化館,除了提供欣賞傳統建築藝術之美,更成為居民辦理活動的理想場域。沿著廟旁的圳溝向上游徐行,即可抵達食器碗盤成為主角的台灣碗盤博物館,觀賞台灣傳統庶民生活美學。收藏碗盤多年的簡楊同館長,對台灣北投、鶯歌、苗栗、南投等地生產的碗盤典故,如數家珍,秉持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想法,成立台灣碗盤博物館,邀請更多朋友一起來看見家家戶戶生活必備的珍寶。
 
出身二結的台灣政治家林義雄先生在童年老家成立慈林教育基金會,建設慈林紀念館、慈林文教中心、慈林新館等硬體空間,並且陸續規劃「台灣社會運動史料中心」、「慈林書畫館」、「台灣民主運動館」、「慈林藝術館」和「慈林紀念館」等展示、教育內容,目前正在積極建設慈林學苑,未來將形成一個「慈林文化園區」,提供社會公民了解民主的重要性。
 
各處館舍有許多熱心的志工伙伴,像是中興紙廠退休的員工,再次走入紙廠,帶領著來訪文創園區的大小朋友認識紙廠的故事。自小在廟裡遊戲的阿公,在變身二結庄生活文化館的舊廟建築中穿梭忙碌,為到訪的香客們解說著王公神蹟。慈林民主運動館的志工陪伴來訪者綜覽台灣社會歷程,感念得之不易的民主。二結穀倉中來自農家的子弟,展示各種農具和來訪賓客分享農村生活。紙文化館親切的大姐,展示紙糕仔的製作,大大小小們一起動手為旅行創造最棒的紀念品。這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