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臺馬社造交流談社造組織的國際人才培力平台之可能性 | 楊玉如 | 
          
                  | 從相互理解到產生認同 在不同的土地上走著同一條路 | 陳郁文 | 
          
                  | 看見檳城的民間行動能量 | 吳鴻銘 | 
          
                  | 跨界與賦權-爭取庶民發聲路徑的台馬共學 | 李美玲 | 
          
                  | 多元文化共融交織而成的強大向心力 | 劉千如 | 
          
                  | 社造什麼碗糕 | 游雅帆 | 
          
                  | 馬來西亞社造與生活 | 尤瓊霞 | 
          
                  | 跟隨先人腳步走南洋 | 劉玉媛 | 
          
                  | 一趟看見初衷與熱情的旅程-臺馬社造交流共伴之旅 | 王珮蓉 | 
          
                  | 我的社造30年:從定錨到錨定的社區工作 | 游雅帆 | 
          
                  | 在地化的雙面性──反動與基進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 
          
                  | 環境改造作為一種策略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 
          
                  | 公民社會的實踐路徑─社造及社運 | 台灣社造聯盟祕書長  向家弘 | 
          
                  | 社造永續‧公民接力 ──社造二十年的回顧與展望-民間觀點 | 盧思岳/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 | 
          
                  | 社區培力,培什麼力?──作為一個公民主體的能力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7 | 
          
                  | 文化資產與區域生活的整合與活化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理事長、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林奠鴻 | 
          
                  | 美不美,跟生活有關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 
          
                  | 現代化下的農會與鄉村社會──結構的轉型與組織整合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5 | 
          
                  | 鄉村是一個很棒的學習場域 | 仰山文教基金會 吳鴻銘 | 
          
                  | 社區地圖作為一種在地知識與資源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5 | 
          
                  | 烏魚 | 余嘉榮 | 
          
                  | 一場在地知識的拜師之旅 | 仰山文教基金會 吳鴻銘 | 
          
                  | 社造,不能走回頭路 | 台灣社造聯盟第二、三屆監事 彭淑琴 | 
          
                  | 舊廍社區的老木門 | 余嘉榮 | 
          
                  | 遇見青蚵嫂 | 余嘉榮 | 
          
                  | 真實與虛構。社運與社造──那記憶中的社會運動與現在的貢寮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7 | 
          
                  | 新化老街 | 余嘉榮 | 
          
                  | 在社造邊界中的流浪與固著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2003 | 
          
                  | 社區觀光的黑暗之光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 
          
                  | 空間不對,美食走味──南京東路圓環美食街啟示錄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 
          
                  | 因為文建會夠窮,所以社造才能一路發展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 
          
                  | 期待一杯台灣氣味的咖啡──談東山咖啡產業發展經驗 | 99年台南縣社造中心 余嘉榮 | 
          
                  | 社造回歸生活 | 作者: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理事長、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林奠鴻 2009 | 
          
                  | 台灣的十年與我的日子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 
          
                  | 社區總體營造和參與式民主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副理事長、吾鄉工作坊執行長 盧思岳 | 
          
                  | 社區方案設計與策略應用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 
          
                  | 社區建築的政治經濟學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 
          
                  | 在社運的座標上試觀社造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副理事長、吾鄉工作坊執行長 盧思岳 2003 | 
          
                  | 文化產業如何曖昧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 
          
                  | 創造社區產業的新契機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副理事長、吾鄉工作坊執行長 盧思屆 2004 | 
          
                  | 社造計畫書寫作十原則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8 | 
          
                  | 什麼是社區健康議題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6 | 
          
                  | 夜行列車裡的社造三五事 | 台灣社造聯盟秘書長、星火燎原工作室執行長 向家弘 2003 | 
          
                  | 社區總體營造概論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副理事長、吾鄉工作坊執行長 盧思岳 2005 | 
          
                  | 社區組織運作技巧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理事長、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林奠鴻 2005 | 
          
                  | 地方政府對社區總體營造的整體思維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理事長、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林奠鴻 2009 | 
          
                  | 社區動員的內涵與技巧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理事長、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林奠鴻 2006 | 
          
                  | 如何生產計畫書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理事長、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林奠鴻 2006 | 
          
                  | 我的社造之路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理事長、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林奠鴻 2009 | 
          
                  | 從農村再生談農村社區營造 | 台灣社造聯盟第三屆理事長、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林奠鴻 2010 |